第十四讲 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
导学案
教学专题 坚持“一国两制”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一国两制”是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
能力目标:能够理解“一国两制”是完全行得通办得到得人心的,是有强大生命力的。
价值目标:形成民族复兴、国家统一是大势所趋、大义所在、民心所向的朴素情感。
核心问题
1.如何坚持“一国两制” ?
2.为什么说“一国两制”行得通、办得到、得人心?
学生阅读任务
1.习近平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讲话(全文)
2.习近平主席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15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四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讲话(全文)
3.《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
4.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
5.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
6.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
课前自主学习
1.课前查看云班课资源,央视纪录片《另一个香港》 第一集 香港之乱,思考问题:修例风波的缘起。
2.查看云班课资源,外交部发布的《美国干预香港事务、支持反中乱港势力事实清单》,思考问题:“修例风波”的实质是什么?
影视资源推荐
《另一个香港》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回归后的香港,成功抵御了各种危机和冲击,保持了繁荣稳定的局面,同祖国内地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交流合作越来越深化。然而,乱港势力并不愿看到香港的成功。2019年,香港发生修例风波,激进暴力犯罪行为严重践踏法治和社会秩序,严重破坏香港繁荣稳定,严重挑战“一国两制”原则底线。(《另一个香港》 第一集 香港之乱)
香港今天的乱局背后有几股明暗交错的势力,冲在街头明处的是极端暴力分子和对社会现实不满的人,躲在背后暗处的是西方反华势力,而这两者之间,有着秘密“中间人”,黎智英、李柱铭、陈方安生、何俊仁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另一个香港》 第二集 风从何来)
大型电视专题片《领航》 第13集 一国两制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变幻的国际风云,把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放在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中,作出一系列战略决策和重大部署,“一国两制”在实践中行稳致远。
重要历史事件
香港回归
香港回归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决定在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将香港交还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事件。
英国开始对香港的殖民统治,时间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时,当时清政府战败于1842年8月29日与英国签订的《南京条约》,将香港岛及鸭脷洲割让给英国。1860年10月,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清政府再次战败,被迫签订《北京条约》,将九龙半岛(时称九龙司地方一区)界限街以南及昂船洲交给英国管治。1898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将深圳河以南,界限街以北的230块大小岛屿总计975.1平方公里的土地租借给英国,并将租借地称为“新界”,租期为99年。从1898年7月1日开始,至1997年6月30日期满。从而占领香港全境。
1982年9月,英国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开始就香港前途问题展开谈判。虽然《南京条约》与《北京条约》皆指香港岛及鸭脷洲与界限街以南的九龙及昂船洲永久割予英国,但中华人民共和国拒绝承认《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等所有相关不平等条约,只承认香港受英国管理,而非英国属地,并要求英国将香港岛和九龙连同新界一并交还。1997年,英国政府决定将香港的主权交还给中国,但同时争取维持英国在香港的利益。
中英双方经过两年多达22轮的谈判,最终在1984年12月19日正式签署了《中英联合声明》,决定从1997年7月1日起,中国在香港成立特别行政区,开始对香港岛、界限街以南的九龙半岛、新界等土地重新行使主权和治权。
澳门回归
澳门回归,指1999年12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
1553年,葡萄牙人在准备登上澳门时,托言商船被风浪冲击缝裂,货船潮湿,要求借地晾晒,并贿赂了地方官吏汪柏,取得了停靠澳门码头进行贸易的权利。1557年正式在澳门定居。1582年(明万历十年),中葡订澳门借地协约。澳葡每年向香山县缴纳地租500两白银。
1840年鸦片战争后,清朝战败。葡萄牙借此于1849年后相继占领了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葡人闯入香山筑新关闸,擅自以此为澳门之界。1887年12月,清朝与葡萄牙王国签订《中葡友好通商条约》,确认葡萄牙可长驻澳门管理。从此占领澳门一百多年。
1985年5月,葡萄牙总统安东尼奥·拉马尔霍·埃亚内斯应邀访问中国,同中国总理赵紫阳就解决澳门问题进行友好磋商,访问结束后发表联合公报,双方决定就澳门问题于1986年上半年在北京进行谈判。1986年6月,中葡在北京就澳门问题举行首轮会谈。
1987年4月13日,中葡两国政府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葡萄牙共和国政府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宣布澳门地区(包括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是中国的领土。1999年12月20日零时,中葡两国政府在澳门文化中心举行政权交接仪式,中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澳门回归祖国。
3.《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
为坚定不移并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维护国家安全,防范、制止和惩治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有关的分裂国家、颠覆国家政权、组织实施恐怖活动和勾结外国或者境外势力危害国家安全等犯罪,保持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繁荣和稳定,保障香港特别行政区居民的合法权益,2020年6月3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和闭幕会。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49号主席令予以公布。这部法律共6章、66条,是一部兼具实体法、程序法和组织法内容的综合性法律。
4.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按照规划纲要,粤港澳大湾区不仅要建成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还要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典范。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作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级城市群,有利于丰富“一国两制”实践内涵,进一步密切内地与港澳交流合作,为港澳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港澳同胞到内地发展提供更多机会,保持港澳长期繁荣稳定;有利于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提供支撑;有利于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高水平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新平台;有利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通过区域双向开放,构筑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对接融汇的重要支撑区。
教学专题 坚定不移推进祖国完全统一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理解祖国完全统一的时和势始终在我们这一边。
能力目标:能够与分裂国家、阻碍祖国完全统一的言行作坚决斗争。
价值目标:进一步坚定祖国完全统一的信心和决心。
核心问题
1.为什么说祖国完全统一的时和势始终在我们这一边?
学生阅读任务
1.查看云班课资源,阅读《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
2.习近平: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 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而共同奋斗——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
重要历史事件
1.《中美联合公报》
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是1972年2月28日签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上海公报》)、1978年12月16日中美两国发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中美建交公报》)和1982年8月17日签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八一七公报》)。
美国在三个联合公报中均强调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这是中美两国关于两国关系以及我国台湾问题的重要历史文件。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原则是中美关系健康发展的政治基础。
2.《告台湾同胞书》发布
1978年12月26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讨论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告台湾同胞书》。1979年1月1日,《告台湾同胞书》在《人民日报》公开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强调:台湾自古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近30年台湾同祖国的分离,是人为的,是违反我们民族的利益和愿望的,决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早日实现祖国统一,不仅是全中国人民包括台湾同胞的共同心愿,也是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人民和国家的共同希望。《告台湾同胞书》指出:中国政府已经命令人民解放军从今天起停止对金门等岛屿的炮击。希望双方尽快实现通航通邮,以利双方同胞直接接触,互通讯息,探亲访友,旅游参观,进行学术文化体育工艺观摩。我们相互之间完全应当发展贸易,互通有无,进行经济交流。《告台湾同胞书》呼吁:统一祖国,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神圣使命,要为这一光荣目标共同奋斗。
3.“九二共识”达成
“九二共识”是在1992年,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在两岸事务性商谈中,就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所达成的共识。“九二”是指达成这项共识的时间是1992年。“九二共识”表明大陆与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两岸关系不是国与国关系,也不是“一中一台”。虽然两岸迄今尚未统一,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从未分裂。两岸同属一个国家、两岸同胞同属一个民族,这一历史事实和法理基础从未改变,也不可能改变。“九二共识”体现了一个中国原则,明确界定了两岸关系的根本性质,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前提和根本遵循。
4.“习马会”
两岸领导人会面,指海峡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的历史性会面。
2015年11月7日15时,习近平同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饭店进行“世纪之握”的动作,就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开创两岸领导人直接对话沟通的先河。
会议首先在于总结了两岸交往的历史经验,共同书写了两岸关系的最大公约数。“两岸领导人会面”上两岸领导人对两岸关系的政策主张阐述,不乏共同点和相互呼应之处。两岸领导人都强调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是两岸的政治基础;两岸领导人视致力于中华民族复兴为两岸的共同使命;两岸领导人都认为,双方应该相互尊重彼此的选择,不同的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不应成为干扰两岸交流合作,伤害同胞感情的因素。这三个共同点,实际上构成了两岸关系最大公约数的主要内涵,由此也明确了巩固和发展两岸关系的基础。
会议发出了台海事务作为中国内部事务,应当由两岸中国人共同解决的信号。从1993年“汪辜会谈”以来,到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登陆”,再到此次两岸最高领导人会面,尽管期间两岸关系的发展曾经出现波折,但是从经济交流、人文交流到政治商谈的发展轨迹没有改变,两岸和平发展的趋势已初步形成。这证明,“两岸中国人”。
会议开辟了两岸良性互动的新空间。对于台湾方面建立两岸热线的呼吁,大陆方面积极予以回应,双方两岸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之间有望建立起沟通热线,从而推动两岸高层交往机制化、日常化。对于台湾涉外活动问题,在不造成“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前提下,大陆愿意通过务实协商,作出合情合理的安排。同时,大陆方面欢迎台湾同胞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欢迎台湾以适当方式加入亚投行。这些主张不仅有助于提振台湾经济,增进两岸的民心交流,也有助于两岸关系进一步向命运共同体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