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资源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学素材库 >> 课程 >> 思想道德与法治 >> 正文

第一章文献资料

发布日期:2023年03月01日 15:03    作者:思政部    来源:    点击:

教学参考材料

一、马列经典文献

1.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 简单地通过自身的存在在自然界中引起变化;而人则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这便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最终的本质的差别,而造成这一差别的又是劳动。

——恩格斯: 《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59页。

2.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这种考察方法不是没有前提的。它从现实的前提出发,它一刻也不离开这种前提。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

——马克思、 思格斯: 《德意志意识形态》 《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52-153页。

3.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谋生的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

——马克思: 《哲学的贫困》,《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22页。

4.蜘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整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完成了。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

——马克思:《资本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69-170页。

5.它不是为饱食终日的贵妇人服务,不是为百无聊赖、胖得发愁的“一万个上层分子”服务, 而是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为这些国家的精华、国家的力量、国家的未来服务。

——列宁:《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版,第666页。

6.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 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的学者、伟大的哲人、卓越的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的、真正伟大的人物。

历史把那些为共同目标工作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称为最伟大的人物;经常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 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无声息地存在下去, 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酒下热泪。

—马克思: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59页。

7. 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

马克思、思格斯: 《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11页。

14页。

8.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命,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劳动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 《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47页。

9.任何个人都不能把自己在生产劳动这个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中所应承担的部分推给别人;另一方面,生产劳动给每一个人提供全面发展和表现自己的全部能力即体能和智能的机会,这样,生产劳动就不再是奴役人的手段,而成了解放人的手段,因此,生产劳动就从一种负担变成一种快乐。

——恩格斯:《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11页。

10.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 “创造历史” 必须能够生活。 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 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 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

——马克思、 恩格斯: 《德意志意识形态》,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31页。

二、党的重要论述

1.最基本区别是人的社会性,人是制造工具的动物,人是从事社会生产的动物,人是阶级斗争的动物(一定历史时期), 一句话,人是社会的动物,不是有无思想.

——毛泽东:《关于人的基本特性及其他》,《毛泽东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81页。

2.“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

——习近平:《给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二00九级本科团支部全体同学的回信(2013年5月2日)》,《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论述摘编》, 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45页。

3.要特别学习弘扬焦裕禄同志“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努力向焦裕禄同志看齐,从今天做起,从眼前做起,从小事做起,像焦裕标同志那样对待群众、对待组织、对待事业、对待同志、对待亲属、对待自己,像焦裕禄同志那样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努力做焦裕绿式的好党员、好干部。

——习近平:《在调研指导兰考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3月19日。

4.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觉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 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4-1095页。

5.共产党——这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中先进分子的集合体,它对于人民群众的伟大的领导作用,是不容怀疑的。但是,它之所以成为先进部队,它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群众,正因为,而且仅仅因为,它是人民群众的全心全意的服务者,它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志,并且努力帮助人民群众组织起来,为自己的利益和意志而斗争。

——邓小平:《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18页。

6.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坚守“三严三实”,拧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 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把为党和人民事业无私奉献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

——习近平:《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45页。

7.青年的人生之路很长,前进途中,有平川也有高山,有缓流也有险滩,有丽日也有风雨, 有喜悦也有哀伤。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为了理想能坚持、不懈,才能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人生。

——习近平:《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4月30日。

8.无数人生成功的事实表明,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青年时期多经历一点摔打、挫折、考验, 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

——习近平: 《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54页。

9.成功的背后,永远是艰辛努力。青年要把艰苦环境作为磨炼自己的机遇,把小事当作大事干,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滴水可以穿石。只要坚韧不拔、百折不挠,成功就一定在前方等你。

—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174页。

10.蓝图不可能一而就,梦想不可能一夜成真。人间万事出艰辛。越是美好的未来,越需要我们付出艰辛努力。

——习近平:《实干才能梦想成真》,《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48页。

11.青年在成长和奋斗中,会收获成功和喜悦,也会面临困难和压力。要正确对待一时的成败得失, 处优而不养尊,受挫而不短志,使顺境逆境都成为人生的财富而不是人生的包袱。

——习近平:《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的讲话》,《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41页。

12.奋斗到什么程度呢?要奋斗到五年,十年,四十年,五十年,甚至到六十年,七十年,总之一句话,要奋斗到死,没有死就还没有达到永久奋斗的目标。……我们说:永久奋斗,就是要奋斗到死。这个永久奋斗是非常要紧的,如要讲道德应该讲这一条道德。模范青年就要在这一条上做模范。

——毛泽东:《永久奋斗》,《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190-191页。

13.人总是要死的, 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

——毛泽东:《为人民服务》,《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04-1005页。

14.“功崇性志,业广性勤。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中国梦 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继续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

——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80页。

15.有信念、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当代青年建功立业的舞台空前广阔、梦想成真的前景空前光明,希望大家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

——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十大以来重要文状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 第10页。

16.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人生之路,有坦途也有陡坡,有平川也有险谁,有直道也有弯路。青年面临的选择很多,关键是要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来指导自己的选择

——习近平:《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54页。

17.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你们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14页。

18.当代中国青年要有所作为,就必须投身人民的伟大奋斗。同人民一起奋斗,青春才能亮丽;同人民一起前进,青春才能昂扬;同人民一起梦想,青春才能无悔。

——习近平:《致全国青联十二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六大的贺信》,《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论述摘编》, 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17页。

19.把远大志向变成现实,既要求得到真学问、练就真本领,又要有而不舍、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从一点一滴做起。要引导学生珍惜华、脚踏实地,把远大抱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观念,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飞扬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55页。

三、重要历史事件

1.《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问世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于1845年春创作的一篇政治文章,最早发表于1888年。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命题集中阐述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类社会存在两种关系,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在一切社会关系中,生产关系是主要的社会关系,是“决定其余一切关系的基本的原始的关系”。人的社会关系本质和人的劳动本质、人的需要本质,三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从而构成了关于人的本质的全面理解。

2. 毛泽东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

雷锋,一个普通的士兵,他以22岁的短暂生命,感动了一个时代。他那平凡而伟大的个人品格,成为民族精神的生动组成。1963年3月5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发毛泽东主席的亲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

从此,这一天成为一个光辉的日子!从此,雷锋这个平凡的名字家喻户晓,成为亿万中国人心灵深处的光辉榜样。

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的发表,揭开了全国学雷锋活动的序幕,开启了一场影响新中国历史走向、塑造全新国民性格的伟大实践。

3. 潘晓来信引发的人生观大讨论

1980年5月, 发行量超过200万册的《中国青年》杂志,刊登了一封署名“潘晓”的充满青年人困惑的长信,并首次提出“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的伦理命题,信中最后感叹: “人生的路呵, 怎么越走越窄….. 随即, 一场持续了半年多时间的全国范围内的“潘晓讨论 一人为什么要活着”就此引发,共有6万多人来信参与讨论,这个事件后来被称为“整整一代中国青年的精神初恋” 。在讨论过程中,当时分管意识形态工作的中央书记处书记胡乔木就这次人生观大讨论发表了谈话,《人民日报》发表了评论员文章《人生观讨论值得重视》,使人生观大讨论在全国产生了更大的反响,《中国青年》杂志在1981年1月号上发表了总结这次大讨论的文章《六万颗心的回响》。

这篇文章没有摆出居高临下的态势教训青年,而是大量引用青年人来信来稿中的话, 引用编辑部在各地召开的座谈会上青年的发言,表示了态度:人不都是自私,有自私的人,也有高尚的人。我们还是应该提倡公而忘私,先公后私,助人为乐的精神。“主观为自己, 客观为别人”不是先进的人生态度,在利已中利他,是较低的要求,人应该在实现整体中实现个体,人生的真帝在于创造。

4.习近平,“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的提出

2015年4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 “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是对人类文明进步规律的重要诠释,正是因为劳动创造, 我们拥有了历史的辉煌;也正是因为劳动创造 我们拥有了今天的成就。 衡量人生价值标准最重要的就是看一个人是否用自己的劳动和聪明才智为国家为社会真诚奉献,为人民尽心尽力服务。

四、其他观点史料

(一).西方关于“人的本质”的6种主要观点

1、伦理规范及其原则是人的本质。古希腊时期,人的存在方式和生命的意义是在城邦中通过道德进行应然性判断,所以,这一阶段对人的本质的追问是在规范性伦理道德中进行探究的,规范性道德为人的行为提供了一个终极的价值标准。如善、美德、正义、灵魂是人的本质等。他们没有把现存的社会关系作为理解人的本质的价值思维。

2、“原罪”是人的本质。西方中世纪神学把对宗教和上帝的信仰作为普遍的最高的人生意义,认为人的存在方式和生命的本质就是通过遵从宗教信仰、向上帝赎罪来证明上帝的伟大,人的自由也只有如此才能实现。在这种神学政治中,人只是抽象的虚幻的人,它忽视了人所具有的社会性,而宗教就表现为人的社会本质的异化。          

3)利己是人的本质。近代西方思想家政治哲学家掀起了理性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启蒙运动,他们提出人是社会价值的主体,个人理性和自由的价值超越群体的价值,是通过利益的追求来实现的。所以人的本质就是利己的,追求个人的利益是人类行为的普遍动机,社会发展的动力被认为是个人对自身利益追求的结果。虽然近代哲学家对人的本质的理解已经在社会关系中进行阐释,但是他们并没有看到人的现实社会关系与观念中的社会关系的联系和区别。把社会关系的观念规定性作为人的本质,忽视了从物质生活方式的现实规定性理解人的本质。

(4)实践是人的本质。卢卡奇、科尔施、葛兰西和布洛赫等西方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早期代表提出,人是自由自觉的存在,具有能动性与创造性,创造性实践活动体现了人内在的异化趋势,异化导致了人的本质规定性的逐渐生成。因此,人不是先天的、既定的存在物,而是通过实践活动决定自己的本质,人的本质是在实践发展的过程中逐渐生成的,实践是人的本质规定性。相比马克思的劳动异化论,人本主义的人的本质学说抽象地谈论人的实践和社会关系,为基于人的本能需求的情感、欲望等人的本质学说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5)自由是人的本质。以梅洛:庞蒂、萨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者试图将马克思主义与存在主义结合,他们认为先有人的生存,本质逐渐生成,人有自己选择的权利,因此人的本质是自由。这一观点突出了人作为社会主体的地位,但是弱化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结构性关系,以及人的具体实践活动对人的影响和制约,

6)社会性是人的本质。亚里士多德认为,从本质上讲,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那些生来离群索居的个体,要么不值得我们关注,要么不是人类。社会从本质上看是先于个体而存在的。那些不能过公共生活,或者可以自给自足不需要过公共生活因而不参与社会的,要么是兽类,要么是上帝。

2、早期儒家思想关于“人性”的观点

在中国,最先提出人性问题的是孔子,他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孔子认为,性是天生的,而且是相近的,人之所以会产生差别,是后天的生活环境和习染所造成的。孔子虽未明言人性善恶,但从他“仁”的思想来看,应该说基本倾向于性善。孟子发展了孔子的人性思想,初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人性学说,认为人的心中先验的存有仁、义、礼、智的开端,人的善行不是由外而来,而是内在“善端”的扩充。苟子是性恶论的代表,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坚称人生来就好索取喜安逸,求富贵,多情欲,所以明言人性恶。

孔孟之间的儒家人物从总体上讲都把人性问题看作道德问题,因而都集中讨论人性的价值指向问题,给人性作善与不善或者说善与恶的价值判断;都认为人性在本质层面是人的先天的本性,而在人性的内容的层面,有的则认为人性是同一的,有的则认为人性是不同的;都从“性”字的结构的维度讨论人性的内容,有的认为人性的内容是“情”“欲”,论及“性”中的“生”,有的认为人性的内容是“仁”是“德”,论及“性”中的“心”,有的认为人性的内容由“情”“欲”与“仁”“德”所构成,包括“性”中的“心”“生”两个方面;形成根源,有的认为人性根源于人自身的阴阳,有的认为人性根源于“气”“天”。此外,有的孔孟之间的儒家人物将“心”作为与“性”并列的概念引入其人性学说中,这对儒家心性论的形成有直接影响。

3、关于人生境界的不同观点

1)西方思想家关于“人生境界”的经典观点。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快乐的猪,一种是痛苦的人。做痛苦的人,不做快乐的猪。”19世纪的功利主义者约翰·穆勒进一步解释说:“当痛苦的人胜过当快乐的猪,当痛苦的苏格拉底胜过当快乐的傻瓜。如果傻瓜与猪对此有异议,那只是因为他们没有体验过更加高级的快乐。几乎没有人会因为能够享受所有的畜类快乐而愿意变为低等动物;没有哪个有才智的人愿意成为傻瓜;没有哪个有教养的人愿意成为无知之徒;没有哪个有感情和良知的人愿意变得自私和卑贱。纵然他们确信一个傻瓜、蠢材、恶棍对自己的命运比他们对自己的命运更加满意,他们也不会用自己的命运同前面那些人的命运交换。

(2)冯友兰关于“人生境界”的论述。冯友兰认为, 人生境界可以概括为四个等级 从低到高依次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一个人做可能只是顺着他的本能或者社会的风俗习惯,这种人生境界就是自然境界;一个人可能意识到他自己,为自己而做各种事 这种人生境界就是功利境界;还有的人可能了解到社会的存在, 认识到他是社会的一员,他就会为社会做各种事,他所做的各种事都有道德的意义, 这就具备了道德境界;最后, 一个人可能了解到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宇宙,他不仅是社会组织的公民,还是孟子所说的“天民” 这种行为就构成了最高的人生境界——天地境界。

5、关于“以为人民服务为基础的人生目的正确性”的解析

第一,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是以唯物史观为其理论基础的。唯物史观认为,“人民,只有人民, 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真正动力”。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全面地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民群众不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而且是变革社会的决定力量。因此,坚持为人民服务,就是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 就是坚持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是科学世界观在人生目的上的必然要求。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必须是在正确世界观指导下能顺乎历史发展规律并推动历史的人生。 为人民服务实质上就是我们直接推动历史做历史创造者的具体途径,故为人民服务就是个体生命活动合乎历史需要,创造有价值人生的动力。

第二,为人民服务是现实社会经济基础的根本要求。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 公有制从根本上保证了广大人民群众成为社会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者,社会整体利益本质上就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 因此, 对社会整体利益的增进与保护也就是对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增进与保护。 为人民服务正是这种内在关系的高度概括。服务大众、服务人民既是我们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的,反过来也是我们社会经济基础得以巩固和完善的保证。所以,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我们社会的整体利益,从根本上清除了私有制下人生目的的自私性、狭#性,保证了我们人生追求与发展的大方向的正确。

第三,为人民服务也是人生发展的内在必然。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的生命摆脱了动物生命活动的自我直接性,成为意识的对象,成为类的存在物,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一种向着社会的存在。社会性使得人的生命意义有了更广泛的领域,而且人的生命意义就在于其广阔的社会空间,在于个体与社会、与他人的交流之中。使个体人生融人社会之中,这样的人生才是完整的。因此,作为一种向着社会的存在,人生目的也应当是向着社会的,为着人民的。早在青年时期,马克思就有了这种为社会为人类而生活而奋斗的人生目的——“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 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 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伶的有限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地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事实上,马克思后来毕生所从事的就是一项“为大家而献身”的“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事业”

其实,向着社会、为着人民的人生目的是人生的一种升华。无论如何,人的自然生命是极有限的,而如果人生已经被融进了人类的一种共同事业,那么,这种人生就克服了自然生命的有限性而成为无限。在成百上千种情形下,纯个人希望的破灭将是无法避免的。然而,如果个人的目标成为人类伟大希望的一部分时,那么这种个人希望就不会破灭。因此,应当像雷锋所说的那样,“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6.关于“躺平”现象产生原因的不同观点

(1)社会原因说。一方面, “平主义”是当代青年所面临的时代困境的像反映,其后含着深刻的利益动因和广泛的现实缘由,尤其是当代青年所面面临的非创造性劳动困境, 即劳动的功利化倾向, “躺平”不仅是应对劳动焦虑的一种行为反应模式, 也是对抗功利化劳动趋势的一种被动防御机制;另一方面, 躺平现象的产生与社会资源稀缺的现实发生、制度藩篇的局部存在、创新驱动的时代转型与人力资源的适配错位、消费主义的悄然退潮与节俭传统的高调回归有着密切联系,是转型社会的一种特殊现象。

(2)自身原因说。所谓“内卷”和“躺平”的背后,与“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密切相关。 “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必然导致人与人之间的攀比。面对任何好的机会、荣誉、利益等,都要抢占先机,容不得他人优秀。当自己有争抢的实力时,必然“内卷”;没有争抢的实力时,则“躺平”放弃人生责任。因此,所谓“躺平”是由于一些青年缺乏积极向上的打拼精神,呈现出“不想努力、不想争取、不想向上”的消极心态,对未来充满着一种“厌世的悲观主义”。

(3)双重原因说。 “躺平”现象是内外因双重作用的结果,既与现代性的冲击有关,也与传统文化的断裂相涉,更与个人的意义缺失和精神危机密不可分。 躺平”现象产生的外因主要是在现代社会中,阶层固化、世代差异、代内分化成为不争的事实,当代青年不得不承受超载的社会压力与生活期望,加之受中外消极文化如“避世” “出世”心态和利已主义思想的侵染,从而进入哈特穆特,罗萨所谓“新异化”的情境之中;内因主要是其生命意义缺失与精神危机,其中内因是产生“制平”现象的主要原因, 主要表现为“躺平”者的“空心病”和“三观”问题,其核心是缺乏支撑其存在感和意义感的价值观。目前国内学者多数认为“躺平”现象的产生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