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资源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学案例库 >> 课程 >> 形势与政策 >> 正文

第五讲 典型案例

发布日期:2023年03月20日 15:27    作者:    来源:    点击:

资料链接

链接一:权威声音

习近平谈推进祖国统一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祖国和民族的前途寄托在青年人身上。我们将一如既往为两岸青年互学互鉴创造良好条件,为台湾青年在大陆学习、就业、创业、生活提供更多便利。希望你们多向台湾青年分享自己在大陆的经历和感悟,让更多台湾青年了解大陆,同大陆青年同心同行、携手打拼,锲而不舍、驰而不息,让青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中绽放异彩。

——2022 年 7 月 11 日,给参加海峡青年论坛的台湾青年的回信

台湾问题的历史经纬明明白白,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和现状清清楚楚。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是双方的政治承诺,一个中国原则是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我们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和外部势力干涉,绝不为任何形式的“台独”势力留下任何空间。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是一以贯之的,坚决维护中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 14 亿多中国人民的坚定意志。民意不可违,玩火必自焚。希望美方看清楚这一点。美方应该言行一致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履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

——2022 年 7 月 28 日,同美国总统拜登通电话时的讲话

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方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势力和外部干涉,任何国家都无权做台湾问题的裁判官。

——2022 年 9 月 15 日,会见俄罗斯总统普京时的讲话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党矢志不渝的历史任务,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坚持贯彻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牢牢把握两岸关系主导权和主动权,坚定不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2022 年 10 月 16 日,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是实现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对两岸同胞和中华民族最有利。我们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在此基础上,推进同台湾各党派、各界别、各阶层人士就两岸关系和国家统一开展广泛深入协商,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我们坚持团结广大台湾同胞,坚定支持岛内爱国统一力量,共同把握历史大势,坚守民族大义,坚定反“独”促统。伟大祖国永远是所有爱国统一力量的坚强后盾!

——2022 年 10 月 16 日,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两岸同胞血脉相连,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我们始终尊重、关爱、造福台湾同胞,继续致力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深化两岸各领域融合发展,完善增进台湾同胞福祉的制度和政策,推动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

——2022 年 10 月 16 日,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海峡两岸一家亲。衷心希望两岸同胞相向而行、携手并进,共创中华民族绵长福祉。

——2022 年 12 月 31 日,二〇二三年新年贺词

链接二:观点

1. 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原主任刘结一: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

总体方略开辟了国家统一理论新境界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述,坚持和发展了我们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思想,富有原创性和时代性。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创造性提出两岸同胞共圆中国梦,树立了凝心聚力实现统一的精神旗帜;提出强化反“独”促统大势,揭示了在新时代推进祖国统一进程的主轴主线;提出愿意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但绝不为各种形式的“台独”分裂活动留下任何空间,明确了实现统一的方式和底线;提出“两岸一家亲”,体现了做台湾同胞工作的思想内涵;提出实现同胞心灵契合,丰富了统一的内涵和对统一后长治久安的战略布局;提出两岸命运共同体,确立了统一的价值理念追求;提出两岸融合发展,拓展了国家统一的实践路径;提出探索“一国两制”台湾方案,展现了统一形式的包容性、开放性、发展性;提出两岸民主协商,指明了共谋统一的方向和道路。(摘自 2022年 7月 7日《人民日报》)

2.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新闻局局长、发言人马晓光:按照“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的方式来实现祖国统一,将给台湾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两岸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祖国大陆的社会制度。台湾同胞可以在和平安宁的状态下生活和工作。祖国大陆将更有条件、更好地照顾台湾同胞。在确保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前提下,台湾同胞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等将得到充分尊重,台湾同胞的私人财产、宗教信仰、合法权益将得到充分保障。所有拥护祖国统一、民族复兴的台湾同胞将在台湾真正当家作主,参与祖国建设,尽享发展红利。两岸统一后,两岸经济合作机制化、制度化更加完善,以大陆市场为广 阔腹地,台湾经济发展空间更大,竞争力更强,产业链供应链更加稳定通畅, 创新活力更加生机勃勃。长期困扰台湾发展和民生改善的众多难题,可以在两岸融合发展、应通尽通中得到解决。台湾财政收入尽可用于改善民生,多为老百姓做实事、办好事、解难事。

两岸统一后,台湾的文化创造力将得到充分发扬,两岸同胞共同传承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交流互鉴、化育后人,台湾地域文化在中华文化根脉的滋养中更加枝繁叶茂、焕发光彩。 两岸统一后,台湾同胞发展空间将更大,在国际上腰杆会更硬、底气会更足,更加安全、更有尊严,共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荣耀。必须强调的是,中国的统一,不会损害任何国家的正当利益包括其在台湾的经济利益,只会给各国带来更多发展机遇,只会给亚太地区和世界繁荣稳定注入更多正能量,只会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更大贡献。(摘自 2022 年 9 月 21 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站)

3.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原副会长王在希:两岸统一大趋势谁也阻挡不了

“独”促统是一个事情的两个方面,反“独”就是为了促统,促统必 须反“独”,对“台独”分裂势力和外部干涉势力画出红线、敢于亮剑,这对促进祖国统一的进程具有非常重大的深远意义。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坚持贯彻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坚定不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当前,实现国家统一已经进入不可逆的历史进程中。在解决台湾问题上,强大能力是基础,坚强决心是关键,再加上坚定意志,三者结合起来就会无往而不胜。实现祖国统一只是时间问题,两岸统一的大趋势谁也阻挡不了。(摘自 2023 年 1 月 2 日海峡导报社官方帐号)

4. 中国人民大学两岸关系研究中心主任王英津:“一国两制”适用于台湾,

具有强大生命力

“一国两制”是在保障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前提下,允许最大限度维持台湾社会和制度的现状,务实地解决国家统一性与地区差异性之间矛盾的制度安排。“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一国两制”不是立即用一种制度去彻底改造另一种制度,而是让两种制度同时并存、共同发展,通过最大限度“维持现状”,来减少统一后因制度差异而产生的制度碰撞,从而避免社会动荡。“一国两制”可以避免用一种体制去改造另一种体制所带来的痛苦和混乱。(摘自 2022 年 8 月 16 日中国青年网)

链接三:数据

1. 新时代 10 年两岸贸易和台商对大陆投资显著增长

2011 年两岸贸易额为 1600.3 亿美元,2021 年两岸贸易额增至 3283.4 亿美元,10 年间翻了一番。截至 2011 年,台商投资大陆项目累计 85772 个,截至 2021 年底,台商投资大陆项目累计 124142 个,10 年间增长 44.7%。大陆稳居台湾地区最大出口市场、最大贸易顺差来源地、台商岛外投资第一大目的地。(摘自 2022 年 9 月 21 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站)

2. 新时代 10 年两岸人员往来和各界交流持续扩大

2011 年两岸人员往来 710 万人次,其中台湾同胞来大陆 526 万人次;2019 年两岸人员往来约 900 万人次,其中台湾同胞来大陆超过 600 万人次。近 3 年受新冠疫情影响,线上交流成为两岸同胞交流互动的主要形式,台湾各界实际参与人数和线上人数屡创新高。(摘自 2022 年 9 月 21 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站)

3. 和平发展、交流合作符合两岸同胞共同利益

要和平、要发展,要交流、要合作,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心声,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2022 年两岸贸易额和台商来大陆投资保持总体稳定,一批优质台企增资扩产,10 家台企在大陆上市,在大陆上市台企总量增至 59 家。第十四届海峡论坛、2022 两岸企业家峰会年会、两岸青年峰会等 600 多项两岸重点交流项目成功举办,众多台湾同胞踊跃参与,线上线下参与人数超过10 万人次。台生积极报名就读大陆高校,录取人数较 2021 年增长 22%。这些都是两岸一家亲的具体体现,是两岸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写照。(摘自 2023 年第 1 期《两岸关系》)

链接四:历史由来

台湾自古属于中国的历史经纬、法理事实

不断有新的考古发现和研究证明海峡两岸深厚的历史和文化联系。大量的史书和文献记载了中国人民早期开发台湾的情景。公元 230 年,三国时期吴人沈莹所著《临海水土志》留下了关于台湾最早的记述。隋朝政府曾三次派兵到时称“流求”的台湾。宋元以后,中国历代中央政府开始在澎湖、台湾设治,实施行政管辖。1624 年,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南部。1662 年,民族英雄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清朝政府逐步在台湾扩增行政机构,1684 年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管辖;1885 年改设台湾为行省,是当时中国第 20 个行省。 1894 年 7 月,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次年 4 月迫使战败的清朝政府割让台湾及澎湖列岛。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明确提出收复台湾的主张。1937 年 5 月 15 日,毛泽东同志会见美国记者尼姆·韦尔斯时表示:“中 国的抗战是要求得最后的胜利,这个胜利的范围,不限于山海关,不限于东北,还要包括台湾的解放。” 1941 年 12 月 9 日,中国政府发布对日宣战布告,宣告“所有一切条约、协定、合同,有涉及中日间之关系者,一律废止”,并宣布将收回台湾、澎 湖列岛。1943 年 12 月 1 日,中美英三国政府发表《开罗宣言》宣布,三国之宗旨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 中国。1945 年 7 月 26 日,中美英三国共同签署、后来苏联参加的《波茨坦公告》;重申“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同年 9 月,日本签署《日本投降条款》,承诺“忠诚履行波茨坦公告各项规定之义务”。10 月 25 日,中国政府宣告“恢复对台湾行使主权”,并在台北举行“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仪式”。由此,通过一系列具有国际法律效力的文件,中国从法律和事实上收复了台湾。1949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宣告成立,取代中华民国政府成为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这是在中国这一国际法主体没有发生变化情况下的政权更替,中国的主权和固有领土疆域没有改变,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理所当然地完全享有和行使中国的主权,其中包括对台湾的主权。由于中国内战延续和外部势力干涉,海峡两岸陷入长期政治对立的特殊状态,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从未分割也决不允许分割,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的地位从未改变也决不允许改变。1971 年 10 月,第 26 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第 2758 号决议,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承认她的政府的代表为中国在联合国组织的唯一合法代表并立即把蒋介石的代表从它在联合国组织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所非法占据的席位上驱逐出去。”这一决议不仅从政治上、法律上和程序上彻底解决了包括台湾在内全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而且明确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只有一个,不存在“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问题。随后,联合国相关专门机构以正式决议等方式,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享有的合法席位,驱逐台湾当局的“代表”,如 1972 年 5 月第 25 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第 25.1号决议。联合国秘书处法律事务办公室官方法律意见明确指出,“台湾作为中国的一个省没有独立地位”,“台湾当局不享有任何形式的政府地位”。实践中,联合国对台湾使用的称谓是“台湾,中国的省(Taiwan,Province of China)”。 联大第 2758 号决议是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政治文件,国际实践充分证实其法律效力,不容曲解。台湾没有任何根据、理由或权利参加联合国及其他只有主权国家才能参加的国际组织。近年来,以美国为首的个别国家一些势力与“台独”分裂势力沆瀣一气,妄称该决议没有处理“台湾的代表权问题”,炒作非法无效的“旧金山和约”,无视《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在内的一系列国际法律文件,再度鼓吹“台湾地位未定”,宣称支持台湾“有意义地参与联合国体系”,其实质是企图改变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的地位,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实现其“以台制华”的政治目的。这些行径歪曲联大第 2758 号决议,违反国际法,严重背弃有关国家对中国作出的政治承诺,侵犯中国的主权和尊严,践踏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对此,中国政府已经表明了反对和谴责的严正立场。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是遵守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的应有之义。目前,全世界有包括美国在内的 181 个国家,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1978 年 12 月发表的《中美建交公报》声明:“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在此范围内,美国人民将同台湾人民保持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关系”。1982 年 12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领土的一部分。完成统一祖国的大业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神圣职责。”2005 年 3 月,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规定:“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义务。”“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国家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2015 年 7 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规定:“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侵犯和分割。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是包括港澳同胞和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义务。”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的历史事实和法理事实不容置疑,台湾从来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中国的一部分的地位不容改变。任何歪曲事实、否定和挑战一个中国原则的行径都将以失败告终。(摘自《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

链接五:案例

1. 广大台胞:祖国完全统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

“习近平总书记讲到‘国家统一、民族复兴的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祖国完全统一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时,会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看到这一幕,我特别激动。”台湾《观察》杂志发行人纪欣在岛内通过网络收看了党的二十大开幕会直播,内心久久不能平静。纪欣长期奔走两岸,致力于国家统一事业。她表示,从二十大报告中深切体认到中国共产党对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决心和历史担当。台湾劳动党主席吴荣元表示,中国共产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成为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旗帜,充分展现了对国家、民族高度负责的使命感。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写入二十大报告,为推进祖国统一进程提供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祖国统一大业定能早日完成。“振奋、暖心,说到台胞心坎上了!”台湾建筑师黄洁如来大陆求学, 而后创业、成家。她对二十大报告中“我们始终尊重、关爱、造福台湾同胞” 这句话感触尤深。到西安发展 8 年,“不似离家,仿若归家”是她最深的体会。她说,在大陆日新月异的发展中,一系列惠台利民政策措施让广大台胞获得“满满的关爱”。二十大报告强调“继续致力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深化两岸各领域融合发展,完善增进台湾同胞福祉的制度和政策”,让黄洁如对未来充满信心:“大陆是希望的沃土,为台胞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在华东师范大学台湾教师林哲元看来,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论述充分体现诚意善意。“‘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是实现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对两岸同胞和中华民族最有利。这让我体认到中国共产党秉持民族大义、维护同胞利益的高度责任感。”“报告提出坚持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是对台湾同胞的深情呼唤。”在长沙创业的“90 后”台湾青年吴婷婷表示,中国共产党把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作为解决台湾问题的第一选择,展现了对台湾同胞深切的关爱。

二十大报告指出“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选项”。统一联盟党主席戚嘉林认为,报告中“决不”二字,释放清晰明确的信息,亮明底线、红线,展现了坚定的意志。台湾问题不容干预,任何外部干涉势力莫要低估大陆方面的决心。(摘自 2022 年 10 月 20 日新华网)

2.“涨”与“思”:从年度汉字看台湾、观两岸

《联合报》等岛内媒体、机构主办的台湾 2022 年度代表字评选中,“涨” 字夺冠。“这反映了台湾当下的现实:什么都涨,就薪水不涨,不少人生活陷入困境,苦不堪言。”台湾时事评论员赖岳谦说。 台当局统计部门公布 2022 年 11 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年增率为 2.35%, 已连续 16 个月超 2% 通胀警戒线,重要民生物资 CPI 年增率高达 6.53%。岛内人力资源机构调查显示,2023 年有加薪计划的资方占比仅为 55.8%,为 6 年来新低。台湾物价高涨虽有受全球通胀高企影响的因素,但岛内民意之眼 雪亮,民怨直指执政当局不作为。 这几年,物价飞涨遍及各行业,民众实质薪水倒退,戳破民进党当局“20 年来经济最好”的谎言。当局振兴经济无能为力,只好转移焦点“抗中保台”。 台湾景气一蹶不振,基层百姓怨声载道,日子快撑不下去了,只有当局自我 感觉良好,让百姓“凉到心底”。 “涨”声不止,民心“思”变。两岸有关机构共同主办的 2022 海峡两岸 年度汉字评选中,“思”字最高票当选。推荐者的理由是“疫情阻隔,两岸、 异地相思,两岸关系也需要深思”。 2020 年以来,民进党当局以“防疫”为由中断福建沿海与金门、马祖地区的直接往来,还单方面暂停除岛内往返北京、上海、厦门、成都 4 地以外的其他两岸客运航班,为两岸民众往来设置重重障碍。“思”既是表达对家乡、亲人、朋友的想念,也是对民进党当局阻挠两岸交流的控诉。民进党当局拒不承认“九二共识”,导致两岸联系沟通机制停摆,两岸关系“急冻”。很多台湾民众开始反思,6 年前不是这样,那时两岸交往热络,两岸关系和谐,现在因民进党当局操弄“反中仇中”,情况大为改变。人们重新思考民进党当局的言行到底是对是错,很明显,认为错的人更多。(摘自 2022 年 12 28 日新华网)

3. 从创业到就业:上海积极助力台青“圆梦”

创立于 2016 年的“上海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大赛”,是上海金山区为两岸及海外创业青年搭建的筑梦舞台。7 年间,大赛共吸引 3403 个项目、超 8000 位海内外青年参与。本届大赛于 2022 年 7 月 4 日在线启动,吸引创业 青年踊跃参与,共征集到报名项目 627 个,较上年增长 15.5%,其中近四成 由台湾创业团队主导或参与。为助推创业青年加速成长,大赛首设“两岸青创云论坛”,涵盖创业辅导公开课、创业大咖对话、创业项目问诊及“导师聊科创”短视频四大系列。上海(金山)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则将在赛后对接优秀项目,通过降低创业成本、提供一站式落地配套政策和全方位代办服务等方式,帮助有潜力的青创项目顺利“落沪”。近年来,许多台湾青年将目光投向大陆。从创业到就业,上海通过出台相应举措、举办各类活动,助力台青“圆梦”。“上海高校台湾大学生暑期实‘繁星计划’”2021 年正式启动。聚集优质企业实习资源,“繁星计划”采“实习 + 参访 + 课程”模式,通过课程分享、圆桌讨论、答疑解惑、职场竞争力培训课堂等方式,帮助台湾青年学子提升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为其 就业提供更多便利。首届“繁星计划”吸引北大、复旦、上海交大等全国 20所知名高校 102 位学生报名,最终 40 人分别进入复星集团、顶新集团、旺旺集团等 17 家知名企业实习。2022 年参与高校和报名学生分别增长至 70 所 157 位,80 位同学进入 40 家企业实习。依托“繁星计划”,部分台生收获全职工作,更多参与者则借此了解大陆相关产业发展、提前体验职场文化。

(摘自 2023 年 1 月 10 日人民网)

4. 开启“融陆”新生活——几位台胞的 2022

新入学:“开启新鲜充实新生活”。“完全不给‘躺平’的机会呀!”和大陆同龄人一起学习生活,西北工业大学 2022 级台生高浩然感受到压力,更激发出动力。选择大学,是 18岁的高浩然在 2022年作出的“艰难抉择”。“当时我已收到台湾一所顶尖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但大陆学术空间更广、发展前 景更大,心想为何不试试?”最终,高浩然背上行囊,来到古城西安,就读心仪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开启大学新生活。“教学节奏很快,同学们基础很扎实。”高浩然坦言,起初有些不适应,但学校有优质的师资和实验设施,提供良好学习环境,助他奋起直追。大学生活“新鲜而充实”,高浩然乐在其中。 2023 年,他满怀期待:“大陆这么大,等着我去探索。” 新入职:“开始人生新旅程”。“我毕业了,找到心仪的工作,展开人生 新旅程。”2022 年,对台青苏雍竣而言,“是特别的一年”。年初,他担任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志愿者,实现奥运梦。夏天,他从清华大学毕业,入职北京一家知名科技公司,留在大陆发展的梦想成真。2017 年,苏雍竣在上海一家律师事务所实习时,感受到大陆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立志来大陆工作,就此开启追梦旅程。他深知要在大陆立足,先得有扎实基础。2019 年,他考取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读研期间,他还在多家律所、企业实习,掌握了获得职位的先机。工作半年来,苏雍竣异常忙碌。“最大的体会是要持续自我学习、勇于接受挑战,才能书写精彩的追梦故事。”他说。入职第一个月,公司为苏雍竣缴纳“五险一金”,与大陆毕业生享受同等待遇。他还顺利入住申请的公租房。

住新居:“打造温暖小家”。台青陈燕亭来大陆创业已 5 年,2022 年的生活又有新变化——搬进了稳定的新家。“以前总担心租房有变动,随时要搬家。现在我们申请到公租房,可以安心居住,悬着的心终于放下。”她说。2021 年 11 月,福州市发布首批面向台胞的公租房配租公告,推出 550 套公租房,实行市场化标准 30% 的租金减免。得知好消息,陈燕亭和合作伙伴张雅雯立即递交了申请,2022 年 1 月就拿到新家钥匙,“过程比预想还要顺利”。公寓距陈燕亭和张雅雯工作地仅约半小时公交车程。她们创办的跆拳道馆已开设两个培训点,好口碑吸引越来越多学生。2022 年,陈燕亭还荣获“最美福州青年之十佳青年创业之星”称号。“在大陆创业,有无限可能。”陈燕亭对未来充满干劲,希望 2023 年带家人来大陆游玩,“看看我工作的地方和我们的小家”。 创新业:“有幸成为首个吃螃蟹的人”。2022 年 3 月 16 日,国台办、商务部等部门联合公布实施台湾居民申设个体工商户新政,开放的行业大幅增加,门槛大幅降低。2 天后,台青陈由杰在昆山市行政审批局市场准入窗口,

顺利领到新政出台后江苏省颁出的首张台湾居民个体工商营业执照。“我有幸成为首个吃螃蟹的人。”回望这一年,他颇为自豪。陈由杰说,政策发布后,他马上查阅了开放行业目录清单,很快准备好相关材料。“10 多分钟就拿到执照,太方便了!”开启事业发展新里程,陈由杰信心倍增,他经营的艺术生活馆业绩蒸蒸日上,全年销售额有望增长六成。陈由杰来大陆 18 年,见证了大陆的飞速发展。他全家都申领了台湾居民居住证,在当地购房、参加 医保,享受越来越多同等待遇,生活越来越舒心。(摘自 2022 年 12 月 29 日 人民网)

5. 台积电赴美设厂引岛内舆论忧虑——“民进党跟美国联手掏空台湾” 当地时间 2022 年 12 月 6 日,台湾地区集成电路龙头企业台积电在美国 亚利桑那州的新厂举行移机典礼,首批设备从台湾运至新厂。此前,数百名 台积电技术人才已乘坐包机飞往美国。台积电大动作赴美,这一令白宫官员 盛赞的“美国史上规模最大外来直接投资之一”,给台湾社会带来的却是“台

积电变美积电”“台湾被掏空”的强烈不安。 当天的移机典礼上,美国总统拜登当场宣布“美国制造业回归”“台积 电将帮助美国赢得 21 世纪的经济竞争”。台积电创办人张忠谋则发言称“全 球化和自由贸易几乎已死,不大可能起死回生”,表态令人寻味。 仪式之前,台积电宣布将原本计划的 120 亿美元投资额提高至 400 亿美

元,在亚利桑那州凤凰城建造两座工厂,计划分别于 2024 年和 2026 年投产生产 4 纳米和 3 纳米芯片。这是台积电创办以来最大的对外投资,其发生过

程充满威逼利诱和无奈就范的味道。 台湾地区经济主管部门前负责人尹启铭发文表示,美国将先进半导体视 为攸关经济与安全的策略性项目。为了自身经济安全,美国迫使台积电前往 设厂;相对地,台湾地区把最重要的产业支柱移往美国,交出台湾的供应链,

请问是谁在出卖台湾地区的安全?

据台湾媒体报道,2022 年 11 月 1 日,近 300 名台积电员工及家属搭包机前往凤凰城。未来数月还有 6 架包机,将总计逾千名工程师及其家人陆续送至美国。台湾时事评论员陈凤馨就此评论,这批人是岛内最顶尖的工程师,包机将岛内顶尖人才送往美国让民众“感受特别强烈”,台湾人才正在被“掏空”,未来恐将造成岛内人才“慢性失血”。(摘自 2022 年 12 月 23 日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