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资源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学重难点问题库 >> 课程 >> 思想道德与法治 >> 正文

第五章第一节重难点问题

发布日期:2023年03月01日 15:19    作者:思政部    来源:    点击:

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与原则

重难点问题

【学习重点】

1、如何理解“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这是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得到了广大群众的热烈的拥护,积极的响应,形成了公民道德建设的新热潮,涌现出一大批体现道德要求的先进人物,为社会主义树立了学习的楷模。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核心价值观是组织文化的核心,是这个群体对事业和目标的认同,尤其是认同企业的追求和愿景。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价值体系中最本质、最具决定作用的部分,它支撑和影响着所有价值判断,因而应当是对整个人类发展历史和未来走向的总概括。构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应当揭示社会主义最本质的永恒的精神要素,避免为短期目标服务,同时应当关照时代和人民大众的现实需求。

2、为人民服务高不可攀吗?

为人民服务并非高不可攀、远不可及,而是可以通过不同层次、不同形式表现出来。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于不同利益群体和不同觉悟程度的人们,为人民服务的具体要求不可能完全一样。为人民服务是先进性与广泛性的统一;为人民服务的最高层次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无私奉献;其次是顾全大局、先公后私、爱岗敬业、办事公道;第三是同志间、师生间、同学间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第四是热心公益、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扶贫帮困、扶残助残;最后是遵纪守法、诚实劳动并获取正当的个人利益。一个人只要时时处处想到他人、想到社会、想到国家,从而能够推己及人、与人为善,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使他人能够因自己的所作所为而得到益处,使社会可以因自己的努力而发生积极改变,这就是在践行为人民服务。

3、集体主义过时了吗?

从古至今,中华民族一直是一个崇尚集体荣誉感的民族。无论是古训中的“人心齐,泰山移”,还是近代中国革命斗争中涌现的长征精神、西迁精神,都彰显着中华民族对集体力量的崇敬。近年来,随着西方思潮的不断涌入,新一代的年轻人越来越强调自我,强调个人的自由,集体主义似乎也成了明日黄花,成了“老掉牙”的东西。然而,集体主义真的已经过时了吗?在我看来,当今社会中,集体主义非但没有过时,反而历经磨洗,散发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集体主义,是主张个人从属于社会,个人利益应当服从集团、民族和国家利益的一种思想理论,是一种精神,最高标准是一切言论和行动符合人民群众的集体利益。集体主义的关键在于“集体”二字,与个人主义中的“个人”形成鲜明对比。集体,不同于个人,是人民群众组成的集合,具有共同的思想基础、经济基础、政治目的和社会利益。当然,由于组成集体的每个个体的思想,阶级,生存环境都有巨大的差异,服从集体的共同利益不可避免地要求个体做出一定的牺牲。这也是西方民主国家对“集体主义”嗤之以鼻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他们看来,如果无法保证每个个体的自由和权利,再美好的成绩也不过是暂时的侥幸,终究会被时代淘汰。可是,集体主义真的不适合这个时代了吗?答案是否定的。

 

其一,弘扬集体主义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中每个人的力量,让他们为共同的目标努力。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我们最大的优势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 而这一优势的根源便在于集体主义。试想,若是一个集体内的每个个体都完全依照自己的想法做事,这个集体又怎么可能前进?正如西方民主制度所显现出的那样,如果各自为政,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想法办事,最终只会陷入无尽的扯皮。欧美国家常常出现的预算超支,烂尾工程不恰恰说明了这点吗?但是,在集体主义的中国,情况便完全不同。因为集体中的每个个体都懂得为了集体的利益做出必要的牺牲,我们才能最大限度发挥集体的力量,办成许多让西方国家叹为观止的大事。集体的运转,从来不是简单的“1+1=2”的规律,它就像一台精密的发动机,既需要活塞和曲轴输出最大功率,也离不开润滑油轨上的一颗螺丝。弘扬集体主义,正是让我们明白,即使我们有成为活塞的才能,有时也依然应该为了集体的利益去做一颗微不足道的螺丝。只有这样,我们的集体才能进步,我们的国家才能富强繁荣。

其二,集体主义并非一味地压抑个人的发展,而是为个人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说到集体主义,很多人总是会先入为主地想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人民公社的“大锅饭”,但现在的集体主义已经远远不再是当年的那个模样。新时代的集体主义被赋予了更多内涵,其中之一便是在不妨碍集体利益的基础上更加关注个体的利益和发展前景。集体是由个体汇聚而成的,集体的利益也是所有个体利益的交集。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集体利益并非与个体利益相冲突,并非许多人所认为的弘扬集体主义等同于抹杀个体的存在。当今社会,我们在弘扬集体主义的过程中,更加注重组成集体的个体的发展,并且为个体的创造力提供充分的自由。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弘扬集体主义远不能抱残守缺,而是应当吐故纳新,既要强调集体的利益,也不能压抑个体合理的发展需求。

三年的新冠疫情正是对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一场大考,也让很多人真正认识到了集体主义的优越性。正是由于拥有集体主义的传统和制度,中国才能在仅有数百例患者的情况下就果断决定封路封城,用最强力的封锁遏制住疫情的传播。正是由于集体主义的存在,中国才能在短短几天之内建成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和数量庞大的方舱医院,从源头上降低疫情传播速度。相反,在崇尚“民主”“自由”的西方国家,当病例数已经不可避免地呈现出指数增长的态势时,政客和民众却依然在为封城是否侵犯自由而扯皮,不少民众依然在想方设法钻政策的空子外出散步或聚会。病毒是公平的,它不会因为某个国家实行“民主制度”而放弃它侵略的步伐,也不会因为政客的宣传降低威力。它就像一面镜子,将世界各国政府的能力与制度优劣完全暴露出来。事实证明,即使在21世纪的今天,集体主义依然有它不可替代的优势。

随着改革开放逐渐扩大,个人主义似乎成了更加时髦,更加美好的存在;而集体主义却显得有些老套。但是,集体主义不仅没有掉队,反而在新时代里散发出它独有的光芒。我们必须增强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坚定不移地弘扬集体主义,方能最大限度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集中力量办好大事。

【学习点】

1、道德的起源与本质;(劳动是道德起源的首要前提)

道德的本质是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道德是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上的思想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意识形态或上层建筑。它作为思想关系,就其一般本质而言,是对社会物质关系的反映,是由社会物质条件特别是经济关系所决定并为其服务的社会意识形式。

而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道德又具有区别于其它意识形式的特殊本质和规定性,从而使道德成为凭借善与恶、下义与非正义、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等观念来把握现实世界的“实践精神”。马克思主义的这一道德本质观,为我们认识当今社会的错综复杂的道德现象提供了基本的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导。

2、如何理解个人正当利益的实现与集体主义并不矛盾?

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但同时也强调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促进和保障个人正当利益的实现,使个人的才能、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这不但与集体主义不矛盾,而且正是集体主义思想的应有之义。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那种把集体主义看作是对“个人的压制”、是对“个性的束缚”的思想,是与集体主义的本意相违背的。事实上,正是集体主义对于培养人们健全人格、鲜明个性和创新精神提供了道义保障。对于集体主义来说,只有个人的价值、尊严得到实现,个人的正当利益得到保证,集体才能有更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