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资源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学重难点问题库 >> 课程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正文

第十讲 重难点问题库

发布日期:2023年03月01日 17:40    作者:思政部    来源:    点击:

第十讲加强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重难点问题分析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的内涵十分丰富,涉及社会建设各个领域,涵盖社会建设各个方面。

1关于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思想

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里面提到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意思是说老百姓的生产生活生命在于勤劳,在于勤奋。如果勤劳、勤奋了,物质就不会匮乏,生活就会富足。我们知道,近代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三民主义里面也提到了民生,说的也是人民的生存状态。我们在这里所讲的民生,主要是指人民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人民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状况等,具体涉及收入分配、劳动就业、社会福利、义务教育、医疗保障、基本住房、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助、社会治安等方面的内容。需要强调的是,随着我国进入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新发 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将会不断提高,社会公平正义将会不断彰显,民生的内涵和外延也将不断深化和拓展,全体人民的生活品质会不断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得到增强。所以,我们要结合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特别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水平和人民群众的需求变化来辩证地把握民生这一概念的内涵。

我们党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把增进民生福祉看作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看作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发展社会主义民生事业,要始终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 脚点,下大力气解决好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安全等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最大限度地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 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让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不 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关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思想

在发展基础上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我们所强调的社会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人民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的维护和实现。

社会公平正义的核心是权利公平、机会公平和规则公平,其中权利公平是基础, 机会公平是前提,规则公平是保障,三者相辅相成,构成一个完整的现代社会公平 正义体系。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就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 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法律和制度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

3、关于精准扶贫的思想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

扶贫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精准扶贫思想科学回答了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的问题,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动员全社会力量,根据绝对贫困群体致贫原因有针对性地制定方案,对不同原因不同类型的贫困采取不同措施,因人因户因村施策,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做到扶持对 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 精准,确保各项政策好处都能落到扶贫对象身上。

4关于实现共同富裕的思想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共同富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是全体人民通过辛勤劳 动和相互帮助,普遍达到生活富裕富足、精神自信自强、环境宜居宜业、社会和谐 和睦、公共服务普及普惠,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和幸福美好生活。

促进共同富裕,要把握好几个基本原则:一是要坚持勤劳创新致富。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共同富裕要靠勤劳智慧来创造。要防止社会阶层固化,畅通向上流动通道,避免内卷躺平;二是要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两个毫不 动摇,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同时要强调先富带后富、帮后富,重点鼓励辛勤劳 动、合法经营、敢于创业的致富带头人;三是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既要把蛋糕 做大也要把蛋糕分好,形成人人享有的合理分配格局;四是要坚持循序渐进。共同富裕是一个长远目标,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对其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要有充分估计,等不得,也急不得。

5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思想

社会治理是以社会多元主体参与为基础,以改善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核心,针对社会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协调社会利益、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公平、保持社会稳定、推动社会有序发展的过程。

社会治理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一是社会治理主体的一主多元性,即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和个体等参与社会治理,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二是社会治理是动态的,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三是社会治理的协调性,不是用强力去破坏社会自身发展的功能,而是通过协调多方利益使其功能得到更好的发挥;四是社会治理的互动性, 多元主体共同参与、表达利益诉求、平等协商、相互配合,导社会达成利益共识。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就是要实现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的观念转变,从单一社会管理主体向多元社会治理主体转变,从简单行政命令管理方式向多元、民主、协调治理方式转变,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同时,要加强社会治理的 法律法规、体制机制建设,着力推进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 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6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制度创新的思想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在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方面, 另一个是在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方面。

在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方面,强调要健全有利于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促进机制,这是坚持和完善劳动就业制度的总体目标;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这是坚持和完善教育制度的总体目标;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这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总体目标;强化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制度保障,这是坚持和完善卫生健康制度的总体目标。

在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方面,强调要完善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有效机制,探索创造更多依靠基层、发动群众、就地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途径和办法,实现预防化解工作的常态化、长效化;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增强社会治安防控的整体性、协同性、精准性,形成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的工作机制;健全公共安全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公共安全隐患排查、安全防控体系、应 急管理体制、安全监管制度;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 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